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
浏览次数:174 日期:2012-09-18 15:32:34 来源:上海和平眼科医院 进入眼科专家答疑区
先天性青光眼是指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房角结构先天变异而致房水排出障碍,导致眼内压升高所引起的视神经损害和视野缺损。婴幼儿型青光眼80%在1岁内、部分在出生时即已发病,因此造成的眼部损害较成人更为严重,不仅仅会导致失明,而且严重影响外观,并有多种严重继发病变,甚至导致眼球破裂。
1.婴幼儿性青光眼:是先天性青光眼中常见的一种,可能属于原发性或继发于其他眼部或全身先天异常的疾病。
2.青少年性青光眼:发病隐蔽,进展缓慢,因此常被忽略,多见于30岁以下青少年,房角的特点是:①虹膜附着在巩膜突或后部小梁处;②房角隐窝埋没;③小梁网增宽,透明度降低;④前界线增粗,明显突入前房,小梁网被残余的中胚叶组织复盖,虹膜突较正常人多。
先天性青光眼的临床表现:
1.患儿常哭闹,有较重的怕光、流泪及眼睑痉挛。
2.角膜呈雾状混浊,直径扩大一般超过11毫米,重者后弹力层有条状混浊及裂纹。
3.前房甚深。
4.瞳孔轻度扩大。
5.眼底:晚期者视盘苍白并呈环状凹陷。
6.眼压甚高。
7.眼球扩大。
先天性青光眼的治疗:
药物治疗无效,一经确诊应立即手术治疗,尽量争取早日挽救视功能,病程越短,效果越好,在一岁以内手术者,约80~85%均能收到良好疗效,手术方式有前房角切开术、小梁切开术,球外房角分离术及小梁切除术等,手术前应详细查体,因为这类患儿常合并有全身及眼部其他发育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