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翼的天使
浏览次数:174 日期:2013-07-02 13:32:17 来源:上海和平眼科医院 进入眼科专家答疑区
有人说:每一位孩子都是一个天使,是上天赐给人们最珍贵的礼物。可是,却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一来到这个世界,就成了折翼的小精灵,有的是失去了父母,有的是因为残疾被父母遗弃,有的则是家庭无力抚养,但是他们却有幸遇到了一个善良的家庭、一群充满着爱的人,使得他们重新拥有了天使的欢乐。
带着对残障儿童浓浓的爱意和精心准备的礼物,也怀着一丝对他们日常生活的好奇之情,2013年6月16日上午,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党支部成员一行13人,驱车前往位于奉贤区四团镇七古村的上海广慈残疾儿童福利院,看望那些折翅的小天使们。
车行一个多小时,车子停在了一幢绿树掩映下的红顶白墙西式的两层楼房前。院落不算太大,也没有醒目的招牌,与周围的农民住宅相比,似乎有点洋气,很难让人产生福利院的联想,倒像是一个缩小版的儿童乐园。
迎接我们的是福利院院长孙金耀先生,他一边热情地招呼着我们,一边忙活着给孩子们准备各种生活用品。我们来到一楼大厅,正中桌上摆放着两块牌子,一块上面写着“上海广慈残疾儿童福利院”,一块写着“为了孩子们和各位的健康,请勿在此吸烟”。福利院一楼大厅分为爱心义卖区和会客区。义卖区里摆放着众多爱心人士捐助的物资和孩子们自己动手完成的礼品。通过义卖也可以补贴一点福利院的日常开销。支部同志有的带上自己的孩子同去,希望处于优越条件中的孩子能切身感受一下孤儿院里与他们同龄的残障孤儿的处境。看到这些身残志坚的同龄小朋友,我想,孩子们已经理解了父母的良苦用心,他们已经体会到了孤残儿童的不幸,用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帮助这些残疾孤儿,他们的心里已经种上了慈善、关爱的种子。
福利院硬件条件不错,有厨房、餐厅、教室、卧室、活动室、治疗室等等,可谓一应俱全,尤其是卧室,小床等生活物品摆放有序,整洁卫生。院长孙金耀介绍说,广慈残疾儿童福利院是上海的一家民营孤残儿童福利院。新中国成立之初,孙金耀的母亲刘勇志夫人应宋庆龄先生邀请,从香港回到上海,追随宋庆龄从事新中国的慈善工作。1998年秋,刘夫人因病辞世,临终留下遗言,将全部遗产用于救助中国内地的残疾孤儿。为了实现母亲的遗愿,1999年,46岁的孙金耀辞去市政府公务员职务,出资700多万元,在上海奉贤区平安镇创办了上海广慈残疾儿童福利院。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3月20日落成。福利院专门收留救助被抛弃的残疾孩子,一是给孩子吃喝生活;二是给孩子教育;三是花费大量金钱,给能够治疗的孩子治疗,不图任何回报。10多年来,福利院共收治了100多位孤残儿童。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孙金耀夫妇搬来福利院居住,一心一意地关爱着这些孩子们,为了孤残儿童的快乐幸福倾注了全部心血。这些年,孙金耀先后获得了“全国百名英模人物”、“全国公益事业个人先进”和“全国归侨侨眷先进个人”等荣誉。
院里只有3位老师,却照顾着40几个孩子,且每个孩子都患都有先天性的疾病:肝病、肺病、弱智、脑瘫、渐冻症、甚至是精神病、肿瘤,老师们的工作异常辛苦。孩子们的爸爸--这些孩子都称呼孙院长为爸爸,更是忙得不亦乐乎,照看孩子、做康复训练、联系医生为孩子治病、后勤保障……但孙院长快乐地实现着母亲的遗愿。大家对孙院长的善举感到由衷地敬佩。孙院长则说:福利院能撑到现在,靠的是社会各界和像你们这样的好心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我们去的时候,这些孩子们都在二楼的教室里活动,看到我们,孩子们个个欢欣雀跃,有些胆大的孩子,直接跑出来拉着我们的手,“哥哥姐姐、叔叔阿姨”地叫着让我们进去坐,感受到这些孩子们对爱的渴望以及那份纯真的欢喜,我们很快融入他们之中。我们将带来的小礼物及各种小点心发给孩子们,特别是我们将虹口区委组织部送我院党员学习的购书卡,拿出部分购买了一些儿童书籍送给这些孩子们,看着他们爱不释手、开心满足的表情,我们意识到,如果大家都能对残疾儿童对一份关爱,也许,就会有更多的小天使获得新生。
我们随行的医护人员利用所带的设备为每位孩子进行的眼科体检,希望能尽我们的一点绵薄之力,为这些孩子们减轻一些身体上的痛苦,为他们幼小的心灵带来一丝慰藉。没有健康的身体是不幸的,被父母亲人抛弃,更是不幸之加上不幸,可广慈残疾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是比较幸运的,因为有孙院长爸爸和老师阿姨们的悉心呵护,有社会各界慈善人士的关爱帮助,他们虽然身患残疾,但他们的心灵是阳光的、健康的。由于路途遥远、工作家庭等原因,我们不能经常去看望这些孩子,可我们会尽力去资助广慈,帮助这些孩子们。但愿我们本次带去的小小礼物和关爱,能给他们的身心注入一点点希望和快乐!
上一篇:讲白衣天使微故事 传虹口卫生正能量 下一篇:讲白衣天使微故事 传虹口卫生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