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手术中使用什么人工晶状体?
浏览次数:174 日期:2012-12-20 14:44:07 来源:上海和平眼科医院 进入眼科专家答疑区
白内障手术中使用什么人工晶状体?人的眼睛其实就像一架照相机,晶状体就相当于镜头。镜头如果花了,照片自然不会清楚,而当晶状体发生混浊时,视力自然会受到影响,我们称之为白内障。因为照相机不能没有镜头,人眼要是没有晶状体就会呈现高度远视的状态,严重影响视功能,因此,在去除白内障后医生会在眼内植入一枚人工晶状体,以提高视觉质量。
人工晶体在人的眼内相当于一个+9D—+12D凸透镜,如果患者术前无屈光不正(既无近视、远视等)则白内障手术摘除了晶状体,术眼就处于高度远视状态,需要戴一个相等度数的凸透镜来矫正。这种“高度远视镜”戴起来不美观、不方便、视觉质量差,还使病人的感觉不舒服。而人工晶体可以做到:
(1)在解剖位置上取代正常人眼晶状体的功能。
(2)单眼白内障术后植入人工晶体解决了过去由于单眼白内障手术另眼视力较好;而使术眼术后无法带矫正眼镜的问题,所以视力仍然无明显提高,同时可减少双眼视差带来的不适,如:头晕、恶心、有时出现复视。
(3)人工晶状体没有无晶体眼所造成的视物变形、环形暗点、视野缩小等缺点。
手术中使用的人工晶状体是一种高分子物质,有硬性和软性之分。硬性人工晶状体不能折叠,手术中需要扩大切口到6毫米,价格低;软性人工晶状体可以折叠,不需要扩大切口,价位高。目前又出现了更新型的变焦、可调节的人工晶状体,更接近于自身晶状体的生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