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口王大妈眼内为何长出“昆虫翅膀”
浏览次数:174 日期:2013-03-14 14:19:43 来源:上海和平眼科医院 进入眼科专家答疑区
农历正月十六那天,虹口的王大妈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
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就诊。她一边用手指着自己的右眼角,一边跟医生说,右眼角长了一块东西,平时老是会红,而且以前不是很明显,就是最近这几年越来越明显了。之前也没到医院检查过,这些天儿女回家过年,再次催促她上医院查一下,所以就来了。“不会是得了
白内障吧?”王大妈揣测。
医生检查后发现,她的右眼只是有轻度的白内障,右眼视力0.8,而多长出来的这块东西其实是一块翼状胬肉。结合病史和检查的结果,医生告诉她马上就可以做手术了,以免将来长大后引起角膜
散光,影响视力。
和平眼科医院医生说,在眼科门诊,经常有人问“我的眼角长出一块像肉一样的东西,这是什么呢?”其实,这就叫做翼状胬肉。它是由于在睑裂区肥厚的球结膜及其结膜上组织向角膜呈三角形侵入,形成睑裂部位球结膜上的一种翼片状赘生组织,病变部位常充血、增厚,并有向角膜中央蔓延的趋势。因为它的形状很像昆虫的翅膀,故得此名。
翼状胬肉根据其形态可分为3个部分:长在黑眼珠上的,是胬肉的尖端,叫做头部。向后呈扇形展开,稍隆起,位于黑白眼珠交界处的叫颈部。伸展到白眼珠表面的宽大部分叫做体部,在它的上面有许多新生血管。另外,翼状胬肉可分为以下两种类型:(1)进展型:胬肉的颈部宽大,新生血管多,充血,肥厚,体部呈三角形向两侧伸展,头部明显隆起,长入黑眼珠表面,甚至遮挡瞳孔。(2)静止型:胬肉长到黑眼珠边缘上就停止了,不充血,微红色,头部扁平,颈及体部较薄,处于相对静止状态,但不会自行消退。
医生说,一般认为翼状胬肉与长期野外工作,受风沙、尘土、冷(热)刺激及日光照射有关。同时工作过度劳累、睡眠不足和结膜的慢性炎症也是诱发因素。翼状胬肉一般长在大眼角的比较多见,除了影响美观以外,随着胬肉逐步向角膜中心方向长入,还可以引起角膜散光,一旦伸展至瞳孔区,则会严重妨碍视力,大的翼状胬肉还会影响眼球的运动。再者胬肉太大做手术后容易复发,而且会在角膜上留下斑翳,影响术后视力。
和平眼科医院医生提醒:翼状胬肉小的时候应尽量避免外来刺激,尽量少用手去揉眼睛,而且应该用抗生素眼药水积极治疗眼部慢性炎症。对于长得比较大的,影响外观或已经影响视力的翼状胬肉,需要手术治疗。
上一篇:如何正确处理眼外伤 下一篇:眼里有“肉”致视力模糊,是患了白内障吗?